无论是锥形滤杯还是扇形滤杯,底部要么是空心的点,要么是有底的线!这不禁让人疑惑:“为什么滤杯的底部一定要做成点或线呢?做个平底的‘面条’不就可以了吗?”
恰巧卡利塔公司也这么认为。前段时间,我们说Kalita在1959年通过“借用”打造了三孔扇形滤杯。然而,刚亮相时正值巅峰的V60占据了大部分市场。因此,他们需要推出更具竞争力的过滤器。对抗V60的“龙傲天”的强力滤杯。因此,2010年,卡利塔推出了“Wave”系列平底滤杯!但他们并不是推出第一个平底过滤杯的人。因为在Kalita推出之前,1936年Melitta公司推出的滤杯采用平底。另外,Kalita“学习”了Melitta扇形滤杯的经验……可以说,Melitta公司完全是Kalita公司的标准模板。
(Kalita Wave系列平底滤杯) 以V60为首的锥形滤杯,其萃取重点主要是为了凸显这杯咖啡的特点,因此得到的咖啡层次分明、饱满。然而,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咖啡颗粒会积聚在滤杯的中心。如果咖啡蒸得不好或者细粉过多,很容易出现萃取问题。于是,锥形滤杯的辅助工具“百合滴水”就诞生了。它可以将粉层均匀地分布在中间周围周围,减少冲泡过程中提取不当的问题。平底滤杯无需担心咖啡颗粒的浓度,因为底部是平的,所以颗粒可以均匀分布在各个角落。而且,由于空间更大,粉层会比锥形滤杯薄很多,热水可以更好地渗透到每一个咖啡颗粒中!
平底滤杯的导筋也很有趣!无论是常用的V60,还是我们前段时间谈到的扇形滤杯,它们的导筋都分布在滤杯壁上。平底滤杯的区别在于它们有部分导向肋。它位于滤杯底部上方。
如果底部完全平坦,则热水将位于平坦的表面上。从哪个洞渗出来完全看运气,而且水流得很慢!底部加了导骨后,热水会被引导往下孔渗出,渗水速度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平底滤杯搭配滤饼滤纸使用(也可因此,称为滤饼滤杯)。由于滤纸与杯壁无法贴合,杯壁上的导向筋无法发挥大的作用。因此,卡利塔推出的滤杯杯壁采用环形筋。我们在网上看到的带导筋的平底滤杯就是我们开头提到的Melitta滤杯,1936年推出的。
“平底滤杯”冲泡分享由于平底滤杯的杯壁没有导向筋,所以它的出水速度会比较慢。然后,我们需要将研磨调整粗一些!我们这次酿造的豆子是哥伦比亚·Divide Xija,具有紫葡萄和百香果的酸甜色调。好吧,我们用平底滤杯来试试,看看它出来的洗照会表现如何。
选用豆类:哥伦比亚·边界线用豆量:15g 研磨用料:Ek43 10 目,20 目筛分率80% 粉水比:1:15(225ml 热水) 冲泡水温:92冲泡方式:平底三段式。我们先注入两倍量的水(30ml),蒸30秒,然后从中心开始注入水,逐渐向外打圈,然后从外向内慢慢注入120ml热水。等到水位即将见底时,用同样的方法注入剩余的75ml热水,等待滴滤完成!
冲泡时间为2分05秒,V60冲泡时间约为1分50秒。千姐对这次的品尝体验感到有些惊讶,因为大多数人对平底滤杯冲泡咖啡体验的描述都是偏向平衡的。但喝了千洁之后,相比印象中的均衡口感,平底滤杯冲泡出来的咖啡更加突出,风味表达得很好,整体味道醇厚。可以说是出乎意料的美味。有空的时候可以在家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