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mmm.可能吗,也不是.朋友们常常认为G1和G2是所有豆子的品质分级标准。其实不然,这句话有两个误区!第一个是:G1/G2并不是所有国家的等级评价标志。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分级标记。第二个误区是:等级并不一定代表质量。
比如肯尼亚的分级标志是AA、AB,巴拿马的分级标志是SHB,埃塞俄比亚的分级标志是G1、2、3。那么,有的朋友就会困惑:为什么不统一咖啡豆的分级标准呢?
之所以分类不统一,是因为各个生产国的地理环境不同,种植方式也不同。因此,大多数分类都会根据国家的整体情况,因地制宜地使用标签。考虑的方向大致分为:不良率、绿豆粒度、种植海拔、拔罐评分。
我们用两个比喻:埃塞俄比亚的咖啡种植模式比较原始,大部分都是小农种植。种植的咖啡品种复杂,大小不一,因此不能按大小分类。牙买加的蓝山咖啡是在同一海拔高度种植的,因此他们不能用海拔高度来分级咖啡豆。
最著名的单独使用缺陷率作为分级标准的国家是埃塞俄比亚。具体算法是根据每300克生豆中有多少个有缺陷的豆子来计算。例如,如果每300克生豆的缺陷豆数不超过3%,则其等级为G1(G代表等级)。如果是G2级,那么每300克生豆的次品率可达4%至12%。
早年,埃塞俄比亚的晒干处理比较粗糙,加工出来的豆子缺陷较多,所以当时的晒干豆等级维持在G3-G5。随着日晒处理技术的进步,终于可以像水洗处理一样达到G1级的低不良率。
2008年ECX(埃塞俄比亚商品交易所)成立后,更新了分级标准:利用生咖啡豆的物理特性结合杯测风味和分数对咖啡进行重新分级。具体来说,G1-G3咖啡豆根据SCAA标准进行杯测和评分。虽然新的等级已经设定,但缺陷等级G1、G2的使用早已深入人心,所以目前能看到的大部分咖啡豆仍然标注着G1/2的等级字样。
一个只用粒度作为分级标准的国家?肯尼亚的分级系统是根据尺寸从大到小:E、AA、AB、C、PB、TT、MH/ML。我们最常见的是AA级,目数为16-17目,其次是AB级,目数为15-16目。最大的E级是非常罕见的,因为18目以上规格的豆子非常少见,所以市场上基本看不到。
ug为轻豆,TT为AA、AB气流筛选的轻豆,T为比TT小一号,从C级筛选的轻豆。 PB级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意思是“圆豆”。
普通的咖啡果会产出两半椭圆形的咖啡豆,而圆形的咖啡豆在一颗咖啡果中只能产出一颗圆形的咖啡豆。由于其特殊的形状,可以卖到AA级的价格。否则,由于其尺寸为14-15目,只能以C级的价格出售。
哥伦比亚也使用豆子大小作为分级标准。豆粒较小的豆子通常用作速溶饮料和饮料的原料。哥伦比亚共有3+2级别。
一个采用多重分级标准的国家??牙买加会先按海拔区分种植的咖啡,然后根据缺陷数+颗粒大小进行分级。其中,蓝山咖啡分为四个等级:NO.1/2/3和PB。比如我们常说的蓝山一号,就是NO.1级的蓝山咖啡豆。其尺寸在17目以上。缺陷率将低于总数的3%。
巴西采用“扣除法”进行分级,利用300克生咖啡豆中的缺陷数量来确定等级,然后根据颗粒大小和杯测等级来确定其质量。 SC网状分级系统
FC(Fine Cup)和GC(Good Cup)都是拔罐质量等级。
(NY的全称是New-York)但值得一提的是,巴西最高等级只有NY.2。这是因为按照巴西的扣分方式,需要完全无瑕疵的豆子才能达到NY的最高等级。 1,但这完全不可能,所以在巴西的分级标准中,最高的不是1,而是2。
印尼咖啡豆以缺陷数量为主,咖啡颗粒大小为辅。他们的等级标识也使用“等级”后跟“目数”。
由于印尼大部分咖啡豆都是采用湿刨法加工的,这种加工方法很容易产生大量有缺陷的咖啡豆。因此,达到质量水平的咖啡豆也会经过手工筛选,以区别于非手工挑选的咖啡豆。因此,你经常可以在关卡名称后面看到“Double Picked”或“Triple Picked”的字样。手工挑选的次数越多,咖啡的品质就越好。
使用海拔高度作为分级标准的国家中美洲的大多数国家都使用海拔高度作为分级标准。这是因为大部分产区山势高耸,海拔跨度大。种植的咖啡豆会受到海拔高度的影响。海拔越高,昼夜温差越大,咖啡豆的生长周期就越长,吸收营养的时间就越长。豆子会变得更硬,风味物质也会更明显。?
虽然大家都以海拔高度作为分级标准,但是SHB的海拔定位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例如,哥斯达黎加种植在1200米以上的豆子被定为SHB级,而危地马拉则位于1350米以上,巴拿马则将海拔1400米以上的豆子定为SHB级。
平心而论,其实作为熟豆消费者来说,国标绿豆等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首先,生豆进口商和出口商主要需要关注等级。其次,等级太低的咖啡豆几乎全部被各自国家消费掉,没有出口的机会。
不用担心缺陷。咖啡烘焙师怎么可能允许自己的工作存在缺陷呢?因此,生豆的缺陷会在烘焙前削掉,烘焙过程中产生的缺陷豆则会在烘焙后去除。所以我们消费者要做的就是有免费的咖啡~